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五 )

省文化厅搭建了两个平台:文创产品研发平台、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一举扭转了文化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小散弱”局面。省级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中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采取项目补助的方式支持数字文化创意设计项目,引导国家级和省级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和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企业合作。 “文创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南昌八一馆营销科科长郝仕强坦言,“一开始做文创产品的时候没有经验,只是简单地将文物影像贴图式印在产品上,谈不上创意,现在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日渐成为趋势。博物馆内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内涵丰富的藏品也为创意产业提供了素材,成为启发创意想法的宝库。“我们开发了包括‘海昏侯系列’在内的8个系列500余种文创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余皓告诉采访人员。

与一些海外知名博物馆动辄千万美元的“商店收入”相比,目前江西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江西省博物馆也计划扩大合作平台,努力挖掘馆藏资源内涵,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广泛吸纳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南昌八一馆还举办了“石破天惊”八一红色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博物馆藏品是每一个博物馆的核心有形资源,但这种有形资源背后是可开发与拓展的无形资产,其中包括与博物馆及其藏品相关的图像、声音、视频、品牌、社会认知度以及建筑外观等很多内容。‘打开大门’谋合作,多元化和多角度才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创新应有的思路。”郝仕强说,“我们需要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主动营销,让商品插上文化创意设计的翅膀,‘飞’入产业的新蓝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