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向英雄致敬( 七 )

如果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误解尚情有可原,那么一些人主观恶意地调侃、质疑,甚至诋毁和污蔑革命先烈和革命历史,就很值得警惕了。

“这股调侃、恶搞英烈的思潮对于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消极影响。很多青年人容易在追求批判传统、追求个性过程中,丧失崇高理想,失去社会责任感。”汪亭友说。

汪亭友表示,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首先要运用法律武器,对侮辱、否定英烈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其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英雄、维护先烈声誉的良好风气;再次,在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史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

可喜的是,自英雄烈士保护法去年5月1日实施以来,保护英雄烈士的良好社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江苏、山东、湖南、四川、宁夏等多地检察机关针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等问题,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程序。

当然,纪念英烈、传承精神,绝不仅仅只是清明节这一天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加大力度、创新形式。

郭高民呼吁,可以在清明节前设立一个英雄节,把人们的家国情怀更好地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一个寻根问祖、追思英烈的氛围,整体拉动中华英雄文化的弘扬发展。他建议,吸引社会力量兴建英雄博物馆、纪念馆、英雄体验基地等,运用虚拟现实、融媒体等技术,让人们亲身体验到舍身炸碉堡、以身堵枪眼等英雄壮举的过程,让英烈事迹“立体”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