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歌唱晚黄梅花(行天下)( 二 )

泼墨留痕蕴人文

2018年12月11日,在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中国地名研究所启动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千年古县的评选与认定活动中,黄梅县脱颖而出,荣获“千年古县”称号。这与其延绵千年的古梅文化,大抵不无渊源。

黄梅山清水秀,生态和谐,人文荟萃。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的故里,境内的五祖寺是其创立“东山法门”的弘法道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发源于此,2006年,黄梅县黄梅戏与安庆市黄梅戏双双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黄梅还是闻名全国的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岳飞后人所创的岳家拳,在这里得到传承。

翻阅中国典籍,可追寻到鲍照、李白、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文坛巨擘在黄梅留下的大量诗文遗墨。他们来此或赏梅,或拜觐四祖寺、五祖寺。宋人王之道(公元1093年-1169年)曾多次到四祖寺、五祖寺游历,并小住于黄梅驿馆。他在黄梅驿馆写下五言律诗《题黄梅驿舍壁间》,诗曰“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秋。清风鸣翠篠,疏雨湿红榴。古驿苔封砌,芒城柳映楼。高吟一瓯茗,聊为故人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