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二 )

采矿业红火的同时,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山场,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短暂繁荣过后,留下的是深度贫困。

“靠山吃山,但吃山要有新‘吃法’,我们要把穷山恶水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王振朝说,护山养山,得先把山场从矿企手里“抢”回来。

2011年,通过整治矿山,皇迷村的17处开采点全部关停,并从铁矿企业争取到800万元的补偿金。面对这笔“巨款”,有些村民主张平分到户,但王振朝挨家挨户说服村民把这笔资金全部用于治理荒山。那一年,村里男女老少齐动员,能上山的劳动力全部出动。当年就平整荒山6000多亩,修整水平沟1.5万多条,铺设引水管道1.2万多米,种植苹果树、栗子树、核桃树5万多棵。

“刚开始治山的时候,没有滴灌,我们要走1.5公里山路担水浇树。”村民张老生说,“那时候,我们在山上干一天活只有30元钱,而在建筑工地能挣到80元。可就是这样,乡亲们也愿意在山上干活。道理很简单,只有家乡发展了,个人才能有依靠。”

如今,看着当年种下的果树,张老生满心欢喜。“过去,村里有铁矿,产生的废渣随处可见,废气使空气变得污浊。”张老生说,现在好了,出了家门就是满眼的果树林,空气新鲜了,心情也舒畅。每到周末、节假日,村里总会来很多游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