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为何升起“浓烟”?它是否是温室效应的元凶?

我们都知道,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但是最近,科学家们透过潜艇的舷窗,看到一些粗大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这些烟囪状的东西,不断地喷着热液,其中最高的“ 烟囱”喷出的热液足有4层楼高,底部直径大约有250米。在寒冷的北极海底竟然有一个高温热液活动区,该热液活动区喷出的水流温度非常高,大约是地球上沸水温度的几倍!这是怎么回事呢?

海底升起“浓烟”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的时候,透过潜艇的舷窗,看到了令人奇怪的一幕。

在海洋的底部,科学家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正喷发着滚滚的浓烟。“阿尔文号” 慢慢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科学家们看到测试结果之后,吓了一跳:这里的温度竟接近1000°C。

科学家们在经过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些“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 “喷泉”。当这些金属热液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会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定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