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打卫星,给环卫工洗脚( 二 )

过去5年,莫迪政府的“成绩单”还算亮眼:年均GDP增速达到7.3%,通货膨胀率低至4.6%,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下降到3.5%。除此之外,印度的国内营商环境排名不断上升,外国直接投资也大幅增加。莫迪还提出了“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等口号。在4月8日发布的竞选宣言中,人民党再次提出新目标,表示要建设“新印度”,打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在2030年以前将印度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然而,莫迪的执政也有短板,例如就业岗位不足,农民负担加重、农村凋敝等。印度35岁以下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65%,每年有1000万至1200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但由于就业岗位不足,很多人没就业就直接失业。印度经济监控中心此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持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位的印度年轻人,在去年9月至12月的失业率达到13.2%。莫迪曾承诺每年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至今并未实现。

在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过去5年,由于农产品产量上升,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实际上是在下降。而由于莫迪的改革着重于城市,农村地区遭到忽视。去年底印度5个邦举行地方选举,人民党全部失利,其中三个邦就是农业人口居多的地区,可见农民对现政府的不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