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院院长白重恩:中国经济发展需更多高质量平衡( 二 )

其次,白重恩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内部不平衡与外部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国家庭总收入占国家总收入比例偏低,家庭可支配收入对GDP比例下降明显。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劳动力收入比例在2000年后急速下降。中国在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并加大服务业对经济贡献比例的进程中,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偏低,消费不足。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本身也存在“高储蓄率、不主动消费”的特点,政府更偏好主导基础设施投资。白重恩认为,这种高储蓄率的不断增长正是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内部不平衡是最重要原因。

此外,中国人口结构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红利于2011年到达最高点之后便逐渐消退。白重恩认为,人口红利的消退更刺激了中国人对储蓄的需要与依赖,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内部不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平衡危机主要来自其他国家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控,继而导致的贸易逆差。2017年,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到达峰值,贸易顺差从2017年的占GDP比重6.8%到2018年的占GDP比重1.7%,再到今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并且这种贸易逆差趋势可能在未来还会持续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