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邪归正”的周处曾在南京苦读

“改邪归正”的周处曾在南京苦读

郑幼明

“改邪归正”的周处曾在南京苦读

周处读书台大门口。

扫码看视频,听南京话韶成语故事。视频制作:刘馨童

“改邪归正”这个成语出自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最早记载在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后来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中。而与“改邪归正”有关的文字则见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西晋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横行乡里,人们将他与山中猛虎、水中蛟龙合称为“三害”,深恶痛绝。周处得知后,未泯的羞耻心使其幡然醒悟,随即入水搏杀蛟龙,入山手刃猛虎,并痛改前非,跟随当时著名的学者陆云学习,勤奋读书,励志图强,终于成为一代能臣名将。

史载,周处曾在东吴任东观左丞,居住在南京城南,即如今的老虎头。堂宅名为“子隐堂”。传说“周处读书台”就是“子隐堂”的故址,也是他当年勤学苦读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