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遭遇做空曾陷多起诉讼 被指毫无诚信可言( 七 )

对于优信网频繁出现的虚假宣传争议,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二手车虚假宣传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在其发布的《汽车互联网广告真实性专题维权报告》中指出,在汽车投诉案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的主要问题包括实际配置和性能与网络宣传不符、宣传促销方式与实际不符、利用微信等方式帮助宣传后商家不兑现承诺、二手车已行驶里程或过户等信息与网络宣传不符等。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认为,因为二手车电商“居间方”的性质,决定了其不会承担销售者责任。所以,如有二手车信息不真实或造假的情况,那么在维权前,首先要明确是谁的责任,再来确定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果卖家是信息造假或者不如实交代真实车况的主要责任方,那么可以通过二手车买卖合同,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如果造假信息大到足以影响买家是否购车的决定的,例如“事故车”、“泡水车”、“公里数造假”等,买家也可以主张依法撤销合同,并追究卖家违约责任。

“但是现实中,二手车平台往往对于所售车量有过专业的检测评价,消费者也往往是基于对这些评测的信赖,才决定是否购车、以什么价成交。因此,无论二手车平台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其检查的,甚至于是担保承诺的信息与车量真实情况不一致的,那么其应当承担两个责任,一是退还服务费,二是就买家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方超强补充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