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即暴涨的Zoom,凭啥区块链圈爱用?( 四 )

以前,企业的会议系统要搭建专线和系统,造价高昂。自适应 + SaaS 策略其实也让 Zoom 变得不仅 to B 还 to C,何况两者某种程度上本来就一体,毕竟用软件的最后就是员工。今天的企业,员工遍布各地,不再只在高端办公室里。就像 Zoom 的创始人袁征所认为的,要重视员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如果 C 端雇员感觉某个产品好用,自然会推荐给公司。

不过,某企业直播公司执行总监表示,对比过几家 Zoom 的确是稳定又清晰,但依然有个普遍的缺点:“音频码率太低,导致会议的时候,若一方是在歌唱表演,那听到的根本就不是原声。”

广布节点:烧钱建网+开放体系

在讨论 Zoom 底层技术究竟有多牛逼之前,先需要关注的是节点部署规模。

几乎每位接受 Odaily星球日报采访的时候,都提到了 Zoom 的服务器密度,这个是低延时的重点。

“如果你在广州我在北京,我们要开一个会。如果最近的服务器就是在上海,那(信息)都得绕一圈飞到上海去开会。这样时延就会比较高。”李明举例,若刚好北京海淀、广州白云都有离我们更近的服务器,当然延时会低很多。如果会议双方在不同国家和大洲,时延就更不用说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