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实验室与天然矿“平起平坐”: 中国宝石级培育 钻石的春天来了吗?( 六 )

郭升认为,制定这一套旧的标准时,国内的宝石级培育钻石市场还没发迹,随着行业逐渐成熟,这一标准已经开始阻碍市场发展。

“直接叫作合成钻石,消费者可能会以为这是假钻石,不利于产品推广,我们也一直在争取官方国标定名为实验室培育钻石,但国内珠宝行业的指导单位还是比较保守,这也让业内挺无奈的。”郭升说。

这也间接催生了另一个现象:由于国内没有足够的消费市场来消化产能,只能将生产的宝石级培育钻石卖到海外,比如全球培育钻石的最大消费市场美国,或是全世界的钻石切磨中心印度。毛坯在印度被切磨成钻石成品后,再卖到世界各地的经销商手里,在当地出具证书,以培育钻石的名义销售。并且中国承担的是初级加工的角色,因此卖到国外的价格也较低。

“培育钻石的大部分产能都在中国,这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产业。其实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二大钻石市场,大家一直都挺看好,如果中国市场能够发展腾飞起来,我们的产能可以在国内用更高附加值的形式去消化掉,中国厂商在培育钻石体系中也能拥有更多话语权。现在中国的市场其实说实话发展得相对比较慢。”郭升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