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落幕时》: 赚足眼泪,不等于是好电影( 二 )

电影版《祈祷落幕时》的故事始于1983年。彼时,恭一郎母亲百合子离开东京,独自一人来到仙台当陪酒女讨生活,言语间她透露自己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儿子。在简朴的生活中,她结识了因为核电站检修而时常前来仙台的男人,并与他相恋。此后,她因为突发心脏病,不幸猝死后,男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来参加她的葬礼,恭一郎却因为接到神秘人穿针引线的电话,来到了母亲生前的居所,捧回骨灰。此后,他便急切地想要找到母亲的恋人,向他打听她生前的种种。

二十余年后,接连发生在东京的两桩看似毫不相关的案件,冥冥之中引导着他走向自己生命的真相。在探案的过程中,他发现女被害人押古道子死亡前曾去明治座找她曾经的初中同学浅居博美,试图让她接回寄宿在养老院中的母亲。恭一郎亦回忆起自己和浅居博美早些年短暂的相逢,当时她带领着一队表演学生来和他学习剑道,两人曾经进行过超乎寻常的深度对话。而在对浅居博美的调查中,更多的谜团浮出水面,多年前的这场相遇,绝不是偶然……

《祈祷落幕时》以案中案的形式,为笼罩在恭一郎周围的身世阴影划下了一个温暖又充满救赎感的句号,前半段极速前进的探案剧情,在后半段的复盘和追溯中扔出一枚又一枚催泪炸弹,让观众仿佛沉浸在虐心肥皂剧中不可自拔。最终,犯罪片的黑暗被真相大白时的温暖消解,正如再沉重的舞台剧,终章来临时,总会收获如雷的掌声。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一部在视听上粗制滥造的电影,《祈祷落幕时》在这个偏重“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观影时代,仍旧能够赚到观众的眼泪,甚至好评,这也是日本IP类电影在市场上屡试不爽的法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