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大礼包下的企业经营调查: 你的企业喜提“13薪”了吗?( 五 )

郅立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回忆起2018年这一年,“去年清明节前后,国家资管政策出台,融资偏紧,债权、股权融资都变难了;去年11月份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增强了企业信心,给整个社会打了强心针。”

中科华联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主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设备、锂电池隔膜等,属于新能源电池领域生产商。中科华联2016年新设立生产子公司,总投资17亿,2017年启动项目建设,2018年7月份试生产——2018年正是企业投产的关键时期,融资收紧、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企业赚了钱,但该回的款没有到账,这些都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

“项目多、人员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多,日子当然就艰难。”郅立鹏说。

不过,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大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政策推了一把,企业处境随之改观。在地方税务局的眼中,像中科华联这样的企业,是一年一个样。

4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局长王文礼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中科华联系的企业一年纳税1个亿,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纳税可能达到5-6亿元。他们生产的电池隔膜以及生产设备供不应求,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对于这样信用比较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税务部门将继续加大服务力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