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冷却塔将现敦煌“飞天”壁画( 三 )

文/本报采访人员 刘婧 摄影/本报采访人员 袁艺

讲述

首钢老工人向顶级制冰师学习制冰技术

在首钢冰壶馆内,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见到了刘博强。他1996年技校毕业之后,就到首钢轧钢厂工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首钢人”。

在首钢的20多年工作生涯中,刘博强先是在轧钢厂工作了5年多,又被调到首钢第二炼钢厂做了9年焊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首钢停产,2013年,他被分配到园区综合服务公司,在基地安装部做空调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为以后他向“制冰”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首钢“四块冰”开始建设,急需一批服务冬奥的制冰扫冰人员,刘博强第一个报了名,于2017年到首都体育馆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其间还随国家体育总局到沈阳进行了集中培训和学习。“当时对制冰根本没有概念,我还以为是和制作冰棍有关呢!”说到这儿,刘博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在首都体育馆培训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了国家运动员隋文静和韩聪表演的花样滑冰,近距离感受到冰雪运动的美之后,就再也放不下这份工作了。能够服务冬奥,对于刘博强来说,是一份莫大的荣誉。当时,首都体育馆只有一块冰,刘博强和其他培训班的同学只能看准运动员休息的间隙,抓紧“上冰”学习扫冰技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