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安徒生童话( 四 )

很多人认为童话是写给儿童的读物,事实上,大部分安徒生童话都不是专为孩子而写。从出版第三本童话集开始,他就特意去掉了“讲给孩子听”。借用孩童的天真视角,作家透视人世的悲欢,人性的渊薮。在他的童话里,孩子们收获了瑰丽的想象、坚韧的意志和爱的抚慰,而成人领悟到的则更复杂,也更广阔。

例如《海的女儿》,小时候看只觉得是个玫瑰色的、为爱献身的故事。长大后重读,才发现它的叙事里有着迥异于其他王子公主类童话的独立女性视角:小美人鱼始终在自己做选择,为了追求永恒灵魂和理想生活,她决意从海底到人间去,宁愿放弃长达300年的寿命,并用声音交换一双腿——这背后不仅仅是爱情。为坚持初心,小美人鱼放弃刺杀王子,宁愿化为泡沫消逝,最终来到精灵的世界,得到天使的祝福:只要她一直积攒善行,就会获得永恒的生命,亲手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在爱情故事的外壳下,这是一个女孩追寻自我、不断选择,最后获得重生的故事啊。

安徒生的感伤中常怀希望,他用令人心颤的诗意,为悲剧铺上一层如月光般温柔的底色。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寒地冻中单衣赤脚的小姑娘,在火柴的微弱光芒里瞥见幸福生活的样子,伸手被幻影中慈爱的祖母揽入怀抱。《没有画的画册》里,32个独立的小故事,写遍藏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无常和死亡。但因为故事是由每晚爬上阁楼与穷苦诗人约会的月亮讲出,起伏不定的命运中仿佛又多了一点安抚人心的“确定”——月亮总会升起,未来总会来临。这样的天真与悲悯,给了安徒生童话经典文学的质感,也令人读后灵魂久久震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