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街书香七十年( 三 )

艾康明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地方的书店还都是“小门脸”,伫立在“金街”上的王府井书店不光气派,而且聚集了全国各地出版社的图书,很多到北京出差的人都要特意到王府井书店逛逛,为自己或者亲朋好友捎点书回去。

艾康明经历了实体书店最为辉煌的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图书出版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王府井书店加快改革步伐,率先和国内多家出版社建立特约经销关系,设立图书专架,并且全面开架售书,让读者体验无障碍选购。“服务方式的改变是适应读者的需要,书的种类越来越多,闭架售书靠售货员拿,根本忙不过来。”

老店新生

1994年的一天,北京市民李振生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条消息,称王府井书店即将闭店搬迁。他的心里顿时起了波澜,从少年时代起,王府井书店就是他的精神家园,买书、读书都离不了它。

1994年,王府井大街进行改造,王府井书店的去留广受关注。幸运的是,最终,王府井书店不仅得到了保留,而且要建成国家级书店,要成为北京文化地标。

1994年11月13日,初冬的寒气笼罩着“金街”。这是王府井书店搬迁前的最后一天营业日。成千上万读者纷纷前来购书、留言,感谢它在过去45年间向公众奉献了20亿册图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