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逾20年他让国产芯片在多重维度焕发生命力( 二 )

新成立的公司缺兵少将,那个阶段,李蔚每每见到合适的同行,都想拉着对方入伙,被合作伙伴笑称为“宋江”。他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在中国集成电路发展史上留下一笔。”谁也没有想到,正是在他的领军之下,复旦微电子的芯片产品开始“风风火火闯九州”,逐渐遍布全国。

让产品适应市场站稳脚跟

工作环境和行事风格的变化,让李蔚和团队成员面临了很多“第一次”的考验。2000年1月,公司接到了客户的质量投诉,李蔚冒着大雪赶往当地,施展浑身解数,给客户的技术人员上了一堂理论课。谁知,技术员听得打起了瞌睡,厂长直言“高科技俺们不懂”,让他直接说怎么办。他顿感空有一身芯片设计的知识,却对现实毫无用处。接下来的半天里,他和厂里的技术人员一起测试、分析、分类总结,终于解决了问题。

也正是那天,他开始意识到,产品不仅仅包括技术、知识,还应包括能交付到用户手中的完整服务。今后,公司的产品不能只注重设计,要向适应市场的方向转变。

然而,产品不是容易做的。IC行业本身是个技术更新最快的行业,“一炮打红,再炮落空”的公司比比皆是。世界的半导体格局在不断演变,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底子本就不厚,更需要抓紧时间解决温饱问题,才能进一步谈发展。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李蔚提出了“极限成本”的概念,让公司利用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实现IC卡、RFID、NVM产品的成本极限化,在市场中站稳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