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宏观李超】地产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28)

【华泰宏观李超】地产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华泰宏观李超】地产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华泰宏观李超】地产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华泰宏观李超】地产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4.3 中国当前是培育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等。当前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已经更加集中在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决定了未来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国际地位。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开展多项中长期布局。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对2012-2030年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2016年12月,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布局“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优先布局的10个建设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