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岁蛇精惊现成博( 三 )

古罗马时期的“握蛇的赫拉克勒斯”大理石雕像和成汉灰陶俑,分别来自意大利和中国,其年代相隔约150年,都是握蛇的人物形象,它们将拉开展览中西文化对话的帷幕。

古今对话

蛇形印记穿越时空

本次大展将会从4月30日一直持续到8月25日,183件(套)展品的展品中既有古代的珍贵文物,也有一些具有现代审美的艺术品,整个展览具有一种古今对话的穿越之感。据悉,展品的年代跨度长达3000年,展现了“蛇”这一形象在人类历史中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之一的北方神玄武,从汉代就以龟蛇合体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本次展览中就有一尊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明代鎏金铜玄武,巨蛇鳞甲竦然,俯视于下,与昂首回顾的龟首相呼应,流畅的线条刻画出充满力量感的躯体。

无独有偶,与之相隔不远的艺术品单元,也有一件由两只动物组成的作品——来自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美国的亚历山大·考尔德的《猫蛇》。有别于铜玄武的具象生动,《猫蛇》充满了孩童的趣味和灵性,蛇的形象脱去了神圣庄严,洋溢着喜乐与活力。而中国艺术家邬建安的《恐龙》则采用蛇的骨骼、马鹿角及金属组成,力图唤起人们对蛇柔韧多变的体态的记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