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疫规划疫苗已十年未增加,专家建议纳入更多二类疫苗( 五 )

陶黎纳向界面新闻指出,二类疫苗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时,应考虑疾病造成的健康损害及医疗费用负担是否严重,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市场能否提供充足的产能保障等多重因素。更有政策分析专家指出,考虑到国家现有经济负担能力,现实可行的路径是针对高风险特定人群,一步步扩大规划。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来来中国多地已经在尝试扩大免疫规划的范围。例如上海在2014年8月1日起开始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上海和北京还为60岁、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的肺炎球菌疫苗。深圳市2018年4月10日实施的《纳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的预防接种生物制品目录(2018年修订)》更是将2011年至今进入国内的8种二类疫苗全部纳入。

许多国内学者呼吁政府应对部分重要的第二类疫苗给予适当的补助,以此增加我国居民的接种意愿。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专家还表示,疫苗对于公共卫生、社会效益回报极大,不应一味压价,导致企业会以牺牲质量,或者不供应疫苗为代价参加政府采购,“从疫苗价值看,国家应从全局考虑加大资金投入。”

(本文来自于界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