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说说中国公司迎击国外“专利流氓”的故事

每经采访人员 刘春山 每经编辑 文多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而对于一些中国企业来说,却曾经是个让人头大的日子。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梳理近年中企出海情况发现,从互联网公司到科技企业,都曾长期受到海外专利诉讼的困扰,而其中最为烦人的就是“专利海盗”。

中国跨国企业一面在学习专利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也在自强不息,有数据显示,出海中企的专利建设有显著提升,知识产权构筑日益强大,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国际领先。今年3月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18年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情况,中国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5G领域,华为、中国移动等公司,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在炙手可热的AI领域,中国公司专利申请总量则大幅领先于美国,尤以BAT占据前排,创业仅9年的小米跃升至前11名,华为紧随其后。

国内企业出海频遭“专利流氓”在海外,有一些被称为“专利海盗”的非生产专利实体(Non Practicing Entity,NPE)。

它们不从事实体产品研发、制造或生产。而依靠专利侵权诉讼和授权等方式盈利,合理运营知识产权本无可厚非,但“专利海盗”往往采用激进的、轻率的知识产权诉讼策略,骚扰、威胁创新实体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