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在《梁祝》乐声中闭幕是什么让60岁“上海之春”如此有朝气( 四 )

80后90后挑起大梁

力推新人新作是“上海之春”一以贯之的办节宗旨。今年登台的37部作品中,新人新作占比超过40%,有6台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9台原创新作音乐会,一大批80后、90后成为创作和表演的中坚力量。

上海民族乐团90后二胡演奏家卢璐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弦歌·心路》二胡专场音乐会,首演了二胡协奏曲《近月》多部优秀原创作品;90后作曲家龚天鹏在新作《第八交响曲》中,运用海纳百川的交响乐语汇,展现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上海歌舞团舞剧新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参与舞者均是80后、90后,主演朱洁静、王佳俊用精湛的舞艺致敬70年前的同龄人;“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三)暨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音乐会”上,歌唱家廖昌永首次带着一群90后登场,他说:“我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的时候,还是上音大三的学生,这个舞台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如今,希望能借这片舞台让更多观众认识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

为了培育更多音乐爱好者,本届“上海之春”开放更多高校艺术教学成果展示活动,除了已有的上海音乐学院以外,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华师大音乐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纷纷加入,一大批00后走近“上海之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