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打假“周老虎”今着力濒危动物回城( 五 )

这一想法,早在1998年胡慧建做博士论文时就萌发了。“当时我的论文是做大区域的动物组成规律和格局特点”,胡慧建说,正是那时在理论上有了突破,“受博士论文指导老师蒋志刚的启发,我在对一个指数进行计算时,发现它们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结论一直萦绕在胡慧建的脑海中。直到他做博士后时,对长江鱼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江中游与其湖泊连接受阻,会明显降低长江鱼类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水平影响相当大”,胡慧建说,从那时开始,他就想到要去开展这种群落的恢复。

两年实现了五年的目标

毕业回到广州的胡慧建,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我们的城市也不应该让它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2003年回到广州后,正好要做“广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胡慧建索性跑遍了广州7434平方公里的土地。调查的结果让他触动很大,“广州的动物原来如此丰富,但城市里的确是弱了很多。”

这是胡慧建第一次做这么大规模的专题调查,在全国来说,也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城市里做这么系统的本土调查。于是,胡慧建迫不及待地在2004年就提出了“动物进城”的理念,“只有打破城市和郊区的封闭状况,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才能提高生物系统的多样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