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一片蓝海,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如何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二 )

就在前段时间 , 亚马逊智能音箱再被报出隐私安全问题 。 据了解 , 亚马逊公司在全世界范围雇佣超过千名员工 , 收听智能音箱录下的语音 , 每人一天分析多达1000条语音音频 。

尽管亚马逊表示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语言理解能力 , 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 而员工并不会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 但还是难免在人们心中留下安全疑虑 , 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对隐私安全的关注 。

不止亚马逊面临了这样的问题 , 近日 , 360IoT安全研究院联合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下属“泰瑞特研究”发布了《智能音箱产业发展研究及信息安全评测分析报告》 , 报告中对国内外知名厂商的十款最新智能音箱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

测试结果表明 , 十款产品测试最终的整体信息安全情况较为一般 , 得分最高的为78分 , 最低59分 , 均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 。

细分测试中:云端测试结果十款产品差距不大 , 由于服务器渗透测试项目无法进行测试 , 所以相应分数无减扣;网络测试中 , 均存在采用http方式传输数据 , 并存在部分明文通信 , 不过都是非敏感数据 , 所以属于低危状态;设备终端方面 , 整体安全水平不足 , 9款均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获得固件 , 而其中8款产品固件并未加密;在移动程序方面表现较为不错 , 整体风险低 , 但除去无法导出测试的一款产品外 , 其他产品都存在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