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AI:人工智能会让艺术家失业吗?( 四 )

不仅是对于艺术家们 , 更是对于所有关心未来创造的人们而言 , 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 计算机真的能创造艺术吗?文化难道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吗?这一切我们定义“文化”会有怎样的影响?暂且不提那些取代工人的自动化机器 , 和那些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八十年前 ,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质疑艺术能否在机器复制时代存活下来 , 那么像这样的机器人未来是否也会取代画家和雕塑家?

谁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 里德勒开始探索机器学习技术 , 以此来扩展她作为人类艺术家已经学过的概念和方法:重复和再现 , 图像在脑中衰变和变形的方式 , 以及易失性记忆的作用 。

她自学了通用的Python编程语言 , 并在2017年创造了第一个人工智能设计《厄舍府的崩塌》 。 在响应1928年同名无声恐怖电影的基础上 , 她绘制了一些水墨画的草图 , 并以此来训练计算机神经网络 , 这样它便可以制作出自己的版本 。 其结果是对电影中的场景进行梦幻般的回放 , 就好像那些模糊的记忆正在从我们眼前消失 。

那年里德勒的另一项设计叫做“有声绘画” 。 当她在画炭笔速写的时候 , 一台在另一神经网络上训练的计算机 , 正通过网络摄像头观察着她 , 并且能够将这些标记转换成成人类声音的悸动 。 它介于绘画、音乐创作和表演艺术之间 , 是机器和人类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