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1万多的三星Galaxy Fold用了两天就出事,为什么折叠屏商用那么难?( 四 )

这件事也让三星推迟了原定24日在中国举行的Galaxy Fold发布会 , 但这似乎没有打击到三星的信心 。 近日就有韩国媒体发现 , 三星又申请了两款折叠屏手机专利 , 而且新的方案比已商用的更加激进 , 其中一款手机展开后屏幕可以达到13英寸 。

不过身为吃瓜群众的机友们可能有点难以理解 , 为什么卖1万多元的手机 , 却那么容易坏呢?

其实 , 折叠屏手机之所以成本高、产量还少 , 在于技术实在太难了 。

我们知道 , 手机屏幕一般都是玻璃面板 , 硬度比较大 , 而且屏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 , 内部由基底、阳极、导电层、发光层等十几层材料组成 , 弯折之后容易发生不可逆的变形 。

虽然这几年推出了柔性曲面显示屏 , 但屏幕可支撑的弯曲角度依然偏小 , 比如这几年大火的曲面屏电视机 , 其实弧度并不大 。

而折叠屏手机弯曲的角度近乎180度 , 还要经受无数次的闭合 。 同时为了使用体验 , 也要尽可能降低机身厚度甚至减少重量 。 这对屏幕材质要求非常高 , 需要在“硬度、延展性、耐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 重新制造出新的材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