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设“车间”引农返乡 “回流”村民缓解留守困境( 二 )

“到处奔波的日子我们过够了,现在孩子大了,老人的身体也日渐衰弱,有不出远门就能稳定就业的机会,我们非常满意。”刘芳军边给衣服锁边说,在“家门口”上班比在大城市花销少,能攒更多的钱。

去年9月,子文扶贫车间在安化镇成立并开始招工,刘芳军夫妇毫不犹豫报了名。经过三个月的培训,12月份他们正式上班。此后,每月刘芳军夫妻俩有近一万元的收入。

走访扶贫车间时,十几名生产工人身着统一工作服,在缝纫机前紧锣密鼓地制作校服,娴熟地缝制一堆成形的布条,还有三四个女工则在旁边整理布条,他们干活都很麻利。

其中,与刘芳军有类似境遇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受制于孩子、老人,不能外出务工,有了再“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好事,他们都十分珍惜。

该车间负责人谭小春介绍说,车间现有54名长期工,贫困户有42户,都来自周边村子,工资按件算,月平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工厂还要扩大规模,后期预计再招200人左右,能带动更多贫困户,让更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流’”。

据安化镇镇长史明强介绍,去年以来,安化镇及周边外出的村民逐渐“回流”,“这个扶贫车间还兼顾带动了安化镇翟家湾村、店麻地村易地搬迁的村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