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机上演“神仙打架”:语音交互新宠诞生记( 七 )

新款的AirPods就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配备了苹果最新的H1耳机芯片,让连接动作更加稳定和快速。切换设备的速度是之前的 2 倍,打电话时候的连接速度是之前的 1.5 倍。当然,真正“无缝”的连接体验恐怕还需要5G+AIoT的全面覆盖,才有可能实现。

缺乏独立的感知、存储以及计算能力,又依靠高密度的网络覆盖实现云平台附载,短时期内都是智能耳机的短板所在,也是各家努力突破的方向。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智能耳机才不会总是作为“配角”出现在发布会可有可无的产品介绍PPT上。而消费者的购买理由也才能从“刚好想换耳机,而它刚好带了智能”,变成“只要用过就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的真需求。

语音交互的新未来应该向何处去?从几家的最新动作来看,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有趣的产业趋势:

趋势一:在硬件创新上,更新幅度很小。

在最新款的AirPods,几乎看不到什么外形上非常大的变化。其他几家在设计上也都保持着近乎于保守的冷静。反倒是都在续航、元器件上不断地下功夫,比如配备了无线充电等等,试图让使用更友好。这侧面说明了,厂商们都把智能耳机的“致用”排在了第一顺位,而非“竭泽而渔”的营销噱头,发展态势更加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