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用诗歌与历史穿越千年“回到大唐”( 三 )

阿来又说,杜甫在成都,得到了周围人的接济,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诗句。“杜甫的生命历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善,然后发展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最终也激励他人。”

多年来,阿来读杜甫、赏杜甫、爱杜甫,从杜诗中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养分,简直称得上是杜甫的“迷弟”。在到贵阳孔学堂演讲前,阿来透露,自己之前认真考虑过讲哪位人物,“前段时间在四川,在名人大讲堂上已经专门就苏东坡演讲过一场。我想还是讲个新的主题,那就讲讲杜甫吧。”

作为一位熟读经典的学者型作家,阿来对中国诸多经典文化人物都非常熟悉和热爱。但在众多文化星辰之中,阿来对杜甫及杜诗的情感,是尤为特别的。“如果非要我说,哪一个历史文化人物在我心中的位置更重一些,我的选择很可能就是——杜甫。”那么,到底杜甫那些特质,让阿来如此看重?“就是其人其文传达出来的,刚健的现实主义精神。”

谈对儒家的坚守

“杜甫的人生,没有攻守的策略”

这种刚健的现实主义精神,跟杜甫对儒家思想的坚定追求分不开。谈及此,阿来引述了杜甫、李白、高适三人的友谊故事,“这三位诗人曾一起壮游。他们的旅行不像今天很多人外出旅游,是为了吃喝玩乐,而是增长见识的人生历练。后来,这三人的人生境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适成了高官,李白成了罪犯,杜甫无家可归。”阿来感慨道:“这三位诗人,虽然境遇悬殊,但友谊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对比今天的很多人,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在我的理解中,贫而不坠青云之志,贫贱之时依然能保持住自己的志气,这才是真正的儒家。”对比其他文人的精神背景往往儒释道并存,杜甫对儒家的坚守,让阿来格外敬佩,“杜甫的人生,没有攻守的策略。他更纯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