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也可以拥有一颗卫星( 二 )

■采访人员 潘显璇

土豆很可能是未来太空主食

宇航员想要长期留在外层空间生活,必然要面对自己种植蔬菜和植物的过程,因此在太空中种植蔬菜就成了太空科技的发展方向之一,太空农业也在人类一次次的实验中逐步发展起来。

在4月25日的“长期月面驻留人的生存与工作”国际论坛上,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珺莉作了《未来月球农场》的主题报告,引发不少关注。

“要想建成月球农场,首先需要创造出一个抗压、密封、透光(或人工补光灯)并且可智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混合气体的密闭空间;同时,还要解决适合植物生长的基质问题以及维系整个系统运营的能源问题。”赵珺莉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大型智能蔬菜工厂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未来的月球农场也将是一个智能蔬菜工厂。在她看来,月球农场的设想会逐步推进,“会先在地球上模拟月球的环境进行种植,然后是在月球进行小规模实验,技术成熟后才会逐步推广。”

月球农场的梦想,或许并非遥不可及。月面上生物生长的实验,已经在进行。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更新也来到长沙参加了中国航天日大会,他介绍,随嫦娥四号升空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是人类首次在月球开展生物试验。这个罐子一样的试验室重3公斤,里面放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6种生物。最新的情况是,棉花种子已经发芽长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