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吴军:科技公司应该像银行一样,说得出用户数据去哪儿了( 四 )

澎湃新闻:BAT等大公司都已经成立20年左右,近期也都开始进行内部改革,大公司病也会慢慢出现,你觉得国内外大公司在臃肿程度相比如何?

吴军:差不多。其实公司的中层和公司的利益是有矛盾的。比如原来管100人当不了副总裁,你想当副总裁你就得管到1000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说,因为开展新业务不太容易,也不好抢别人业务,你只能把你这100人的事说成1000人的事,到最后老板给了你1000人你就是副总裁了。

大公司里都有很多猫腻,比如1000人的团队,你知道你手下其实就打算留800个,那另外200人就是公司裁员的时候要把他们当炮灰了,说穿了就是怕公司裁你200人,你提前先招了200人。

“科技公司要像银行一样,说得出数据去哪儿了”

澎湃新闻:最近很多网民质疑一些App监听用户,会给他们推荐自己曾经在生活中提到过的东西。你对“隔屏有耳”的话题怎么看?

吴军:我觉得现在可能是一个时机,要求对大公司有个更加严格的规范。如果把数据比作金钱,你把钱存在银行里,进行一些投资,银行都会有个财务报告说今年投资大概多少钱,虽然不是很详细,但会让大家知道。每一笔钱怎么进银行的,投了哪里,他都会有一个审计。但今天不管是科技公司还是其他公司,拿了用户数据之后是没有这个审计的,只是说为了提高大家的体验,都具体用到哪个产品对哪些功能提高了体验,是没有具体说明的。所以相比之下,数据的隐私保护是非常非常弱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