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5亿借贷纠纷 细数汉能与地方政府的“恩怨纠葛”

近日,财新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4月18日开庭审判了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能控股)与山东禹城市财政局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实际上,该案件自2018年2月26日立案,已持续一年多。中国裁判文关于案件的判决文书显示,汉能曾数次提起上诉,但均被驳回。

2018年10月25日,汉能与山东禹城市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进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2019年3月4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定结果显示:“被告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禹城市财政局借款本金7.1亿元及利息(截止到2018年1月31日的借款利息为76084222.22元,罚息为188180000元;2018年2月1日之后的借款利息,按照银行同期五年以上期贷款利率,以7.1亿元为基数,计算至被告实际给付之日;2018年2月1日之后的罚息,按照日万分之五,以7.1亿元为基数,计算至被告实际给付之日)”。

之后,2019年4月18日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对上述审判结果提出异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判。

涉5家地方政府,数十亿借贷额——汉能财务“黑洞”持续蔓延

实际上,此次汉能集团与禹城财政部借贷纠纷并非特例。光伏们查询发现,汉能集团先后与成都西航港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常州滨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淮安市盱眙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长兴经纬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产生数十亿元的借贷纠纷。而这些借贷纠纷案件的共同之处在于:纠纷原因均为汉能集团与地方政府签订基地投资开发协议,由政府推荐当地企业作为第三方投资平台,建设基地产业园项目,而汉能集团未能在约定时间内进行还款或者履行承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