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炮儿”眼中的车险涅槃重生之道 向4S店等中介“买业务”何时休?( 五 )

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表示,该制度推行后,投保信息真实性得到保障,保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的管理流程和销售行为将进一步电子化、标准化、透明化,可以成为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追踪、问责的重要工具和抓手。

一名“老炮儿”眼中的车险涅槃重生之道 向4S店等中介“买业务”何时休?

重金向4S店等中介“买业务”经营者看车险好似“鸡肋”,弃之可惜,但又食之无味。前述“三高”的结果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效益不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统计,目前已经披露2018年年报的7家非上市财产险公司,车险保费合计122.28亿元,承保亏损10.57亿元。

同样尴尬的是,保险公司的“弱势”地位。缪建民指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市场上很多财产险公司包括一些大公司,过多地依赖汽车4S店等中介渠道,这是财产保险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以航意险为例,卖一张保单,90%以上的保费作为手续费被中介机构拿走;再以车险为例,保险公司作为“财大气粗”的汽车后市场支付方,本该是产业“食物链”的最顶层,理论上并不需要支付那么高的渠道费,但保险公司苦于没有构建起直通客户的有效渠道,很多时候只好投入巨大的费用向4S店等中介“买业务”,有的新车获取成本甚至高达保费的65%,结果就是4S店、车商、汽车维修店皆赚钱,唯独作为支付方的保险公司不赚钱,陷于“小店面绑架大机构”的尴尬境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