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本周料按兵不动 但可能就通胀展开激烈讨论( 三 )

通胀动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加息的门槛都比近年来高。

官员们担心,随着时间推移,通胀不达标可能会损害通胀目标的可信度,导致消费者和企业预计未来通胀下降,进而推动价格压力进一步减弱。

美联储2015-2018年上调利率的理论基础是,失业率的下降和整个经济松弛情形的消失最终会导致通胀上升。

尽管当时通胀率低于2%,但上述框架表明存在通胀终将回升的信心,所以需要先行加息来阻止其大幅上行。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 1月份暗示有必要采用新策略,因为利率越来越接近既不刺激经济也不拖累经济的预估中性区域。

他表示,美联储参考的模型并非绝对可靠。他说,如果这些模型预测通胀率会飙升,委员们需要做的是在加息阻断通胀带来的好处与模型错误导致的巨大代价之间权衡利弊。

其他委员支持改变策略。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在4月15日接受采访时称,考虑到通胀预测的可靠性,他不太可能支持基于这种预测收紧政策。“我需要看到通胀到底是多少(才能做决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