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谷里住着一群梦想家( 二 )

早在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窑场鳞次栉比,呈现出“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兴旺景象。考古资料显示,当时的窑场总计达160余处,其制瓷规模之庞大,在全国罕见。

三宝的入口附近正是烧于五代的湖田窑,从这里创烧出的青白瓷,色泽如玉,装饰瑰丽,以质纯工巧而冠绝群窑,是最能体现宋代制瓷水准的瓷器品种,湖田窑也因此成为宋代六大窑系之首的青白窑系代表窑场。

行至山谷深处,便是瓷源。三宝有着1000多年瓷土开采历史,因在五代时期日产优质瓷土价值3个金元宝而得名。作坊工人从矿山运来矿石,用手锤敲成不规则的小块,放入碓臼粉碎,再经淘洗、滤渣、沉淀、风干后制成长方形泥木,以此作为可塑性强的优质制瓷原料,送往湖田窑使用,三宝从宋初到明万历700多年间成为景德镇瓷土原料重要矿产地和最具代表性的古瓷窑址。

有矿石,就有水碓。据统计,一直到1949年前,三宝溪旁还有142座水碓。四五月间,雨水丰沛,不绝于耳的水碓声犹如打雷,完全是清人凌汝锦在诗中形容的景象:“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即使今天,人们仍能看到三宝溪旁的水碓,听见溪水拍击的声响。瓷泥再度被老师傅加工成一块块泥砖,出售给当地制造高端仿古瓷的手艺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