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扇中语”?且看“指间的广州制造”( 二 )

16世纪以来,扇子被西方女性视为高贵、优雅、知性、礼仪的象征,中国出产的外销扇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浓郁的东方风情受到欧洲名媛的青睐,迅速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在西方扇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口通商”谕旨颁布后,广州成为中西贸易唯一的口岸,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和各类精美的外销品通过广州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在18世纪的欧洲兴起了一股被称为“中国风”的装饰艺术风格,外销扇便是备受追捧的外销品之一。

这些奇巧华丽的扇子中凝聚着明代以来逐步发展的“广州匠”的精神,见证了清代广州港贸易的繁荣。

据了解,本展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以总长度超过150米的画面展示与外销扇珍品展示结合的方式呈现。展出地点在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站厅内。现场画面分为四大板块:还原了19世纪欧洲商人来广州进行贸易的“淘宝记”;反映外销扇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如何“扇动”欧洲的“中国风”;展现广州制造的外销扇中精湛工艺及细节的“广州造”;介绍欧洲名媛如何使用扇子沟通的“扇中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