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上市:当00后有了消费能力 医美市场会有多可怕?( 十 )

上游盆满钵满,下游的医美机构日子却在拼命厮杀。

“一半的钱都用在投广告上了。”张醒认为,不少中小型医美机构生存艰难,营销费用比重占一半的花费,还不算销售费、房租、医护人员的工资,利润被严重压榨。去年年底不少整形医院倒闭,他曾在朋友圈内,一周看到四五次这样的消息。有的医生甚至只在鸡腿上练习过整容手术,回头就直接在人脸上操作。

“别相信那些不专业的咨询顾问,他们其实就是销售,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他们说打针很安全,其实注射类的医美比动手术更容易出事,打玻尿酸弄不好眼睛都会失明。好多医院无奈把价格压得很低,比如打一支美白针500块钱,成本都要400多,还不算租金、管理的硬成本,但这是会出人命的领域,这么低的价格,他们没有把‘赔命钱’ 算上。”

菁姐用“冰与火之势”形容这个暴利与危险并存的行业。

长期以来,医美产业链上最大的痛点是获课成本过高、信息不透明,互联网医美平台通过“社区+咨询+电商”的打法,通过搭建评价体系、社区分享、咨询预约和医美商城,重新打造一个医美版的大众点评,或者它的进化版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