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95】百公里,且行且歌( 九 )

脚步不会说谎。10公里后,人与人的间距开始拉大,队伍渐渐安静了。又走了5公里,我们听见有人小声问“下一个签到点还有多远”。到达第二签到点船形山路口时,空旷的马路上坐满了人,有人已经躺在地上睡着了。这样的场景,在此后的每一个签到点都会重演一次。

经过36公里的行走,疲劳、饥饿全面出动,再加上被“就快到了”的念头折磨,多数人第一天的生理极限出现在距离休整点10公里内的路上。出发前好几个人告诉我们,那段路的尽头就像有海市蜃楼,“看得见,走不到”。

就是在那段路上,我们清楚地计算出,计步器每跳动1万步,我们要大约花费1小时20分钟,前进距离不到7公里。加上途中休息,10公里需要步行两个小时。

第一次参加百公里,杨唯祎买了一大包零食,这自然成了累赘,4个男生轮流拎都觉得重。因为负重,他们在途中休息了很久,直到有个人从远处走来对她说:“姑娘,你能看到我,说明你已经落在最后了。”

“她看到的那个人应该是我。”听完我们的转述,阿混哈哈大笑。阿混个头很矮。肩膀、胳膊上分明的肌肉线条显示着他是“练过的”。他喜欢赤脚跑步,跑过国内多个马拉松,人称“赤脚阿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