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读心术来袭,你想什么我都知道( 七 )

从本质上来说 , 它的原理与Equalizer相同 , 只是用面部肌肉的活动代替了手指操作 。 当收缩面部肌肉时 , 红外传感器接受到的距离信号发生变化 , 此时便会向电脑发出确认的反馈信号 。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间 , 随着面部肌肉的退化 , 霍金的“说话”速度不断下降 , 最初每分钟5-6个词 , 到了后期 , 往往半小时才能拼完一个完整的句子 。

科学家们也曾经尝试用最新技术提高输入效率 , 比如英特尔工程师就曾考虑过眼球追踪技术 , 但由于霍金的眼睑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下垂 , 阻挡了对于眼部细微动作的追踪 , 此方案最终也被放弃 。

霍金所使用的交流工具 , 基本可以看作是人类在辅助交流技术上进化的缩影 。 但直到去世 , 霍金所使用的辅助交流技术仍是以拼写为基础 , 不仅效率低下 , 还严重受制于集体的运动能力 。

科学家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脑电波识别技术 , 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 , 这个方案的精确度远达不到正常沟通的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