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公墓小组:云上的纪念( 八 )

林东平每天收到的私信里,也常有成百上千字的大段感悟。这些长久憋在心里、在现实生活中讲出来显得不合时宜又矫情的话语,像是被大坝拦截的河水,他每天坚持发布着不重样的逝者故事,总有人心里的大坝会决堤。

他喜欢这种被大家当作知心朋友的感觉,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有时候,只要他们肯讲出来,悲伤就会像水流一样流走。生者的不甘、悔恨、遗憾也应该如水流一般,随之而去。”

在最早的时候,林东平可不是这么想的。作为以微博营销为职业的人,他想的全是怎么涨粉、发什么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甚至设立“逝者如斯夫dead”账号的初衷,也是因为“能想到的账号类型都有人做出来了,我想做一个不一样的。”

在第一年发布的微博后面,他总要加一句“大家好,本人只关注微博灰暗的头像,阴气很重,关注谨慎。欢迎大家@我亡者信息”作为口号。就连头像,都是惊悚的死神镰刀图片。在死者故事的选择上,他也倾向于选择那些不同寻常的死法。

一次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那是一位来自长春的25岁的网友,得了急性肺炎,希望能募集3万元住院治疗。他在临终前的一天连着发布数十条微博求助,可直到去世,最高也只有2个转发量。林东平感到惋惜,“如果有更多的人看到,他也许就不会死。”他能做的只是点下关注,成为这位网友的第26位粉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