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新塘沽 永利化工抗战入川记(一)( 四 )

从五通桥返回的时候,范旭东心中已经有了数,又通过多方的最后论证,他决定把永利搬到五通桥。正是初春时节,在路上他的心情是喜悦的,他在一篇随笔中写道:“宿雨初晴,沿途的风景分外鲜明,到处花黄豆紫,鹭白松青,真是幅好画面。这里木架连云,竹管交错,又是一番情景,嗅着含盐味的空气,唤起了我们新的记忆。”

抢运设备

从天津全面撤退

而此时的情况是,范旭东的庞大企业为躲避日本人的侵占,已经从天津全面撤退,很多带不走的装备已沦入敌手,只有部分设备抢运到了长沙、重庆等地,而一千多名员工及家属正背井离乡地行进在通往四川的路上。

永利化学公司从1917年在天津建设永利制碱厂开始,到1937年已经发展到了有工人1000多人,年产纯碱55000多吨、烧碱4500多吨的大型化工企业,其“红三角”纯碱产品已获得国际金奖,销路大畅,声誉卓著。特别是1937年在南京建成的永利硫酸铔厂,在国防与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唯一、东亚第一的化工企业。永利碱厂和永利铔厂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化学之基本”,“中国化学工业将来能否独立,当决于公司两厂之成败。”而有了这两家厂,范旭东曾感慨地说:“基本化工之两翼——酸和碱——已成长,听凭中国化工翱翔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