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新塘沽 永利化工抗战入川记(一)( 九 )

西迁中的永利实际处于三无境地:无产销业务、无机构组织、无职务安排,人员全都在流亡中遭受着饥饿与跋涉的痛苦煎熬。考虑到西迁的风险和员工的个人利益,范旭东在《告同人书》中说:“如同人中对此次华西之壮举,有虑其危险性特大,不愿轻易尝试者……坦白相示,俾有纠正之机会。”但永利员工们只有一个信念,永利到哪里,他们就到哪里。范旭东的人格魅力也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展现了出来,他要求留用所有的职工,不使一人失业,保证发给员工一定的薪水和补贴,他勉励职工在新工厂创建之初,“趁工作稍暇,多于身心修养上用功。”

1938年12月,永利、久大驻渝办事处改为“华西办事处”,办事处主任由范旭东的胞弟范鸿畴担任。但不久就遭到日机轰炸,当日,重庆武库街火光熊熊、爆炸声四起,华西办事处的人惊恐万分,在黑夜中仓皇逃离,躲到了一个偏僻的乡下,所有的联络和疏散工作一度中断。

这时的范旭东对抗战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战事推移,不可究极,现在姑以三年为期,完成此番新负之任务”。战争犹如茫茫黑夜,看不到一丝亮光,中国仅仅只有用幅员辽阔的优势来以空间换取时间,这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为实现“保全吾国惟一化学命脉”的目的,永利在五通桥最艰苦的创业开始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