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干活?去年农民工增量减少近300万, 今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11.7%( 四 )

近年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珠三角劳动力逐渐减少,企业深受“招工难”困扰,随之而来的人工成本攀升迫使部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被淘汰,也有部分产业加速向自动化转型升级,由此逐步减弱了整体的用人需求。

轰轰烈烈的“机器换人”行动,便是变革的产物。2014年,“世界工厂”东莞开始大力推动“机器换人”,以抵消劳动力减少的影响,2014-2016年共帮助企业节约用工达20万。

广东从2015年开始大规模推动“机器换人”,珠三角迅速成为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这与其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几乎同步。2016年,广东新增应用机器人2.2万台,总量超6万台,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数以万计的企业参与其中。

胡刚认为,珠三角制造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降低农民工需求。此外,部分未能转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则陆续往中西部转移,就业岗位也直接牵动农民工就业转移。

今年4月,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在珠三角某全国知名的服装企业生产车间看到,一套自动化传输系统正在改变生产。尽管车间里仍有许多工人,但生产已实现服装部件自动传输和智能派件,机器将生产流程有效串联起来,人围着机器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