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不安与野心同在( 二 )

从业务营收结构看,猫眼的营收主要包括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及其他。当然,这样的营收结构也算是比较多元化了,只不过,其在线娱乐票务业务所得营收为22.8亿元,占总营收的60.7%。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在线娱乐票务业务已经是猫眼的重要部分,其票务的营收情况如何必然会影响到整体的营收。而且,猫眼是以电影票务平台的“身份”出生的,一旦其最基本的属性发生波动,后续的“成长”也不会是一条直线。

站在猫眼的属性这一角度,其生命线在本质上就与观影人数息息相关。

据拓普数据表示,截止到今年3月10日,2019年观影人数只有4.08亿,相比去年同期的4.79亿,下降超过7000万人次,跌幅超过14.8%。有一个事实必须要了解的是,对于部分用户来说,票价如何决定着他们要不要去影院观看电影。所以,票补时代的结束算是造成观影人次大幅度缩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对票补的管理与限制不断加强,猫眼提供低价票的力度已不如前,而这对猫眼本身来说,有好的一面也有担忧的一面。好的是,猫眼不仅能减少一部分营销成本的支出,也能缓解一点亏损压力。有一个事实是,相比2018年前三个季度1.44亿元的净亏损,猫眼2018年全年的亏损还是有所改善。但担忧的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说,他们当然更愿意花更少的钱来购票,而猫眼票补力度的减弱是否会影响到其用户的留存呢?这个是它要思考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