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地贫”发病率最高 贫困患儿可申请地贫救助项目( 二 )

静止型或轻型地贫无贫血或仅有轻度贫血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无需特殊治疗。而重型地贫会导致胎儿重度贫血、全身水肿、肝脾肿大,如不进行规范性输血和排铁治疗,多在未成年前死亡。

虽然如此,面对地贫并非只能“坐以待毙”。国家卫健委妇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地贫难治可防,婚前、孕前及产前检查是有效防控地贫的首要措施和重要策略。

研究表明,夫妇每次孕育地贫儿概率相同、与性别无关,夫妇双方仅一方有地贫或双方为不同类型地贫,不会孕育中重型地贫儿。夫妇双方均为同类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或者第三代试管婴儿孕育健康宝宝。

“针对有孕育重型地贫胎儿风险的夫妇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避免重型地贫儿出生行之有效的方法。”该负责人表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可供地贫生育高风险家庭选择的一种重要的优生方式,可避免妊娠重型地贫儿。

中重型地贫患者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维持生命,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重型地贫的首选方法。自2015年起,地贫防控项目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我国南方10个省份的126个县(市、区)普遍实施。在国家项目带动下,多数省份陆续扩大项目实施范围,让更多人群受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