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诚:国学的时尚讲者(人物志)( 二 )

“第一周,老师按照当时的中学语文课本教我。没想到,他忽然看到我外祖父的名字。‘你外祖父是林尹,就不能这样教了。’”于是,第二周开始,陈绍诚学习的就是没有注释的《古文观止》,几乎逐字查辞典。初中那两三年,每晚2小时,别的同学都在玩,他却必须读古文书。“直到高二时,老师说,你的中文底子够了,可以放手了。”长大后,回头看那段日子,他说自己完全不后悔。

用现代方式给青年讲国学

陈绍诚说,他30岁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一度心情低落。想到爷爷50岁时放下一切到美国,白手起家办养鸡场的经历,通过读爷爷的自传,发现他把儒学和中华文化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因而安贫乐道。

“从那时开始我就想,很多年轻人是因为有很多物质欲望,造成压力和不开心。如果你把重点放在精神的提升,知识、内容和内涵的丰富,自然而然就会更多地想怎么帮助其他人、帮助全社会,从中获得满足感。”陈绍诚说。

有了这个顿悟,陈绍诚读了很多国学相关的书籍,也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他给杂志撰写国学专栏,2015年开始,又到高校演讲、授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