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采访一线者心声( 三 )

原来,这个黑色的“箍儿”就是脑电波感应传输器,能采集人体的意识流传导给机器人,机器人再作出相应动作。

在新松机器人公司采访蹲点这些天,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新鲜事。自己也为国产机器人的飞速进步感到惊奇。时代变迁,机器人也在“进化”。比如传统的机器人,无论机械手还是机械臂,都是一种可编程的设备。而新一代机器人脱离了机械设备的概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语音交互、视觉识别、自主充电甚至自主编程。这种机器人能够通过智能、传感完成制造业的作业,也能深入到国防安全、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领域大展身手。而以新松为代表的国产机器人恰在合适的时机做好了技术储备,抓住了产业升级的机遇,未来大有可为。

图为采访人员孙潜彤现场体验脑电波操控机器人的操作。

高新区里故事多

黄 鑫

安徽合肥是采访人员从小生活的地方,然而离开合肥20年后,再回到合肥高新区采访,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巨变。

128平方公里的高新区,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敞笔直。这里既有科大讯飞这样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也有华米科技这样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这两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事实上,如今合肥高新区里的不少成功企业都孵化于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的中科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