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球生态系统“把脉”( 三 )

现在,跟随牛书丽野外科考的还有一批年轻的博士生。每次学生们前往红原研究站,牛书丽都会提心吊胆。从成都到红原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一条狭窄公路盘旋在近乎垂直的山坡上,每逢下雨天还要面临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

然而,这些困难都不能阻挡牛书丽团队的科研之路。通过对全球控制实验的整合研究,牛书丽团队率先提出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基质调控假说和研究思路,构建了氮循环模型评估体系,解决了氮循环过程中难以准确模拟的理论难题,并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

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将生态学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利用起来,挖掘更多普遍规律,也是牛书丽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牛书丽利用数据挖掘对陆地生态系统联网观测和联网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关键地表过程的大尺度格局及其环境调控因子和机制。

许多人认为科研是枯燥的,但在牛书丽看来,没有任何一项工作能够像科研一样刺激人类的好奇心,而她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也正是因为常怀探索之心。牛书丽希望将研究站打造成科普基地,让学生和后辈能够在此拥抱自然,获得比书本更生动的第一手体验。同时,她也希望将这种始于兴趣、成于坚持的科学精神传播给更多的科研工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