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业绩大涨背后:投资收益是主要动力,能否持续存在疑问( 四 )

京东盈利情况 制图 / 燃财经 

2017年是京东的狂奔之年 。 在财务扭亏后 , 京东股价一路上涨 , 甚至逼近百度 。 但2018年又急转直下 , 几近腰斩 。 从2018年Q2开始 , 京东的经营盈利就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 这一年 , 刘强东在美国涉嫌性侵指控 , 京东内部管理危机爆发 。

随后 , 刘强东从京东日常管理的视线中淡出 , 隐身幕后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 。

不论是“末位淘汰10%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的传言 , 还是CTO张晨、首席法务官隆雨、首席公共事务官蓝烨先后离职 , 都说明了这场变革的剧烈和阵痛 。

真正将财务的窘迫搬上台面的 , 是一个月前刘强东的一封内部信 。 在那封写给配送员的信中 , 刘强东表示京东物流已连续亏损12年 , 账上资金只够再亏两年 , 因此要调整配送员的薪资结构 , 并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 。 这被视为刘强东试图压缩人员成本、带领京东自救的代表举措 。

降本提效的变革成果 , 在2019年Q1财报中得到了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