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百度生态之争的新启示:小程序能成谷歌搜索的未来吗?( 五 )

微信致力于连接一切 , 线下的连接能力是微信小程序的优势所在 , 但微信主打封闭生态 , 过度依赖于社交流量分发场景 , 很多长尾应用得不到有效分发 , 且微信生态中并不鼓励小程序利用一些营销裂变的方式快速获取用户 , 微信更希望小程序的流量来自线下 , 来自于用户的主动发起 。

而百度则主打开放生态 , 搜索和信息流原本就和小程序天然契合 , 百度信息流中存在很多信息和服务的精准需求 , 这也使得借由搜索建立的生态往往具备很强的长尾效应 , 能够让用户更好地触达各种小程序 , 避免了缺少被触达机会而导致的马太效应 。

微信官方既是裁判 , 又是运动员的角色 , 这使强调去中心化的小程序往往会给腾讯系产品绝不同于其他创业者的中心化特权 , 而在百度的生态中 , 各行业的企业主都能从智能小程序中分一杯羹 , QuestMobile数据数据则显示非百度系占比更是高达83.3% , 像小红书、携程、趣头条等合伙伙伴都通过和百度App的合作扩大了流量来源 。

相比微信 , 百度的工具属性更强 , 更符合张小龙“用完既走”的定义 , 搜索也有着可媲美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 再加上成熟的变现机制 , 百度智能小程序在帮助开发者变现上 , 实际上已做到后发先至 。 被称为下沉三巨头之一的趣头条是其中一个典型 , 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 , 趣头条从微信渠道获得了大量的用户 , 但在收入上趣头条却更多依赖于百度渠道 , 2016年至2017年 , 来自百度联盟的收入占趣头条总收入比例分别为69.9%和43.7% , 可以说趣头条深受百度滋养 。

推荐阅读